地摊经济一夜爆红,狂欢过后,留给环卫工人的是无尽的疲惫。
	 
	今天的文章只有一个目的,希望各地加强对地摊的管理,舆论督促地摊经济合理化。地摊经济要搞,城市环境人人也有责。
	不要再给环卫工添负担了!
	 
	6月2日,网友爆料大连夜市变成了垃圾街。

	       摊主扔下的废弃原材料、顾客没吃完的小吃、丢下的竹签和塑料袋子随意地横在路边。风一吹,就飘来一股恶臭味。环卫工人清理起来非常困难。几个大爷淌着汗滴,喘着粗气,拿着扫帚扫了一早上,路上还是有几堆垃圾。
	 
	垃圾车上的“文明你我同行”,此时看起来格外扎人。
	 
	一管就死,一放就乱。
	这个场景,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幕幕。

	热火朝天的商贩、喧嚣的人群以及遍地的垃圾,实在令人咋舌。

	如今,地摊经济放开,脏乱差的夜市环境又要回来了吗?
	福建石狮日报前天拍下了当地老街夜市不文明的一面。
	夜生活之后,留下的是满地狼藉。

	油渍已经将路面染成了黑乎乎的一片,商户各自忙碌着,无暇顾及地面的脏乱不堪。
	只是看网友的爆料图,这乌烟瘴气的场景就已经撕下了地摊大军的羞耻布。垃圾将夜市分成两个世界。晚上,地摊大军锣鼓喧天。白天,环卫工人苦不堪言。
	人有礼则安,无礼则危。摆摊可以,扔垃圾不行。
	地摊经济要搞,城市环境人人也有责。四点起床的清洁工,是城市的美容师。他们维护着一个城市的体面,却是整个中国社会地位最低的一批人:拿着最少的钱,干着最累的活。
	在中国,做一个环卫工人有多难?而他们的工作量有多大呢?
	市政环卫算了这样一笔账:
	他们每天的清扫面积达32亿多平方米、年清运垃圾约1.5亿吨、粪便约2100多万吨……
	以赤道 40,000 公里来算,环卫工每人每年绕赤道要走两圈多。
	南方周末统计:
	环卫工人清扫完400米长的道路,一共需要弯腰2548次。
	他们窝在垃圾车上就能睡着。

	躺在路边,腿都来不及伸开,人已经沉睡过去。

	终于干完活了,刚上车,没等调整好方便休息的姿势,头一歪,接着睡了。

	        请不要把自己的快乐,建立400万环卫工人的痛苦之上。

	       随着开放地摊经济政策的实施,以及垃圾分类在各大城市、乡村推广实施,相信垃圾桶产品将迎来无限商机,环卫部门、城市管理局依据多年城市环境治理经验,相继会投入更多的垃圾桶参与环境卫生治理,或者要求摊点经营者必须自备垃圾桶(袋)。
	       为此,山东天乐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40L分类垃圾桶可以更好助力地摊经济和卫生发展。产品细节如下:


	       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,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作努力,为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作贡献。垃圾分一分,城市美十分。
	
	
	
 
    


